查看原文
其他

华应龙:数学阅读,读什么?不好说

华应龙 华应龙化错化人 2022-03-28

无论是风里,还是在雨里,我都在这里守候着你~



战“疫”中的数学阅读辅导(六)


数学阅读,读什么?不好说

华应龙

(北京第二实验小学)


“试玉要烧三日满,辨材须待七年期。”


白居易这两句诗的意思是,要是你想知道一块玉,它到底是不是真玉,得把它放在火上烧三天;如果是辨别木材,那也是要等待七年的时间。


“数学阅读,究竟读什么?”这不是一个好回答的问题,因为回答者自己心里要承担责任。


01


怎么才能回答得好一些?于是,我向全国各地的数学特级教师、数学教育专家请教——“如果请您给小学生推荐数学读物,您推荐哪套或哪本?”


大家推荐的有:世界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《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》,张景中院士的《数学家的眼光》,谈祥柏教授的《谈祥柏趣味数学详谈》丛书,李毓佩教授的《数学西游记》,欧阳维诚先生的《唐诗与数学》,张景中院士主编的《好玩的数学》丛书,刘薰宇先生的《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》,特级教师唐彩斌等主编的《数学在哪里》丛书,台湾编译的《汉声数学》丛书,刘坚教授主编翻译的《数学阅读》丛书,日本的《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》,还有《小学生数学报》……


英雄们所见略同。


不少老师没有推荐,但也让我肃然起敬,因为他们是负责任的。



02


华罗庚先生是世界著名数学家、“中国现代数学之父”,他的《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》,我是在如皋师范读的,大概是1983年。当时,我是学校篮球队队长,多次获得学校的体育奖学金,是准备毕业后做体育老师的人。可是,当我从学校图书馆发现这本书,初读之后,如获至宝。


只用加法,一道难题竟然就迎刃而解;一首歌诀,更让我魂牵梦绕。原来数学这么神奇啊!


三人同行七十稀,

五树梅花廿一枝。

七子团圆月正半,

除百零五便得知。


同学们,你们知道吗?2003年,我用一节课时间,和五年级同学分享了《孙子定理》呢!那就是由于二十年前,我读了《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》。同学们,你们感受到种子的力量,一本好书的力量了吧!



华罗庚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是一首诗,最后两句非常著名:“勤能补拙是良训,一分辛劳一分才”。2018年,我和六年级学生讲《我不是笨小孩》一课,还引用了这两句诗。


和《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》一套的,还有《从杨辉三角谈起》《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谈起》……我都认真阅读过。


后来,我还邮购了《华罗庚科普著作选集》等等。


可能正由于我认真阅读了华罗庚先生的一系列数学科普著作,给我兼教的数学课涂上了浓浓的数学文化底色,从教三年之后,校长就让我只教数学,不再教体育了。


因为我的数学课上,常常讲华罗庚的故事、华罗庚的语录、华罗庚的趣题,渐渐地,我的学生常常会叫我“华罗庚好!”2009年第2期《人民教育》上,我写了一篇文章就是《学生叫我“华罗庚”》。


03


张景中院士的《数学家的眼光》是“院士数学讲座专辑”中的一本,我是2003年开始阅读的。这样说的意思就是,我读了一遍又一遍,还没有读完,因为有的还没读懂。


看完《数学家的眼光》,你会感受到数学家的眼光和普通人的眼光是不同的——在常人看来十分繁难的问题,数学家可能觉得很简单;而常人觉得相当简单的问题,数学家可能认为非常复杂。


《数学家的眼光》被中外专家誉为一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普佳作,是院士献给中学生的礼物,但我认为小学生也可以看,一些内容没看懂也会有收获,因为它讲的不是解某一类数学题的技巧,它告诉我们的是数学家们对于数学的观点和看法,以及思考数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,这比数学技巧更紧要哦!


2018年,杭州,我非常荣幸地和张景中院士参加同一个会议。晚餐后,我陪他逛西湖,聊起了《数学家的眼光》。我本以为,这本书是张院士信手拈来,如囊中之物。哪知道,他告诉我:“非常用心写的,写了6年。”我的天啊,6年,苦心孤诣。今天早晨,我发微信给张院士,核实了,我没记错,是6年。6年,铁杵都磨成针了,而张院士拿出的肯定不是铁杵,他是数学家啊!

张景中院士的《数学与哲学》是“院士数学讲座专辑”中的另一本,我读了有五六遍之多,用不同的笔反复批注着。


著名数学家王元介绍说:“《数学与哲学》是对数学发展中重大的历史事件,用通俗的讲法向大众展示当时的争论内容与形势,及以后的解决办法和数学的飞跃发展。这是一本可读性很高,可以雅俗共赏的书,各种程度的人都可以从该书中受到启发与益处。”


2012年,北京,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上,北京教科院时龙院长点评时说:“华老师是用哲学在讲数学。”我真开心啊,我阅读张景中院士的《数学与哲学》,有效果了!


朱永新教授说:“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。”我十分佩服!他说得太对了。


“院士数学讲座专辑”的《帮你学数学》《数学杂谈》里,也有很多适合儿童少年阅读的文章,这些文章闪耀着数学家的思维之光,让你像数学家那样去看问题、去思考。 


04


今年,谈祥柏教授已是90岁高龄,他是国宝级乃至世界级的趣味数学大师。他的《谈祥柏趣味数学详谈》丛书共有10册。儿童少年、数学教师、数学爱好者,几乎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。



谈教授涉足的数学领域极其广阔,他特别钟情于自然数研究。在《有个性的自然数》一书中,你会看到各式各样奇妙好玩的数,谈教授如数家珍。我和四年级同学上《我会用计算器吗》一课,就用上了谈老介绍的“缺八数”。


《趣味数学长相思》中的《从毕加索想到1/7》展示了神奇的“142857”。我根据这个数,和六年级同学一起研究了一节课呢,我取名为《规律的规律》。


我还和五年级同学上过一节课《指尖上的数学》,那是根据谈老推介的“数手指游戏”来创造的。有人说“书本不如故事,故事不如戏法”。我相信同学们看过谈老的《数学游戏大家玩》,一定会大呼过瘾,感受到数学真好玩!


我之所以能和六年级同学一起研究《台湾长什么样子》,那就是因为阅读过谈老《行云流水话数学》中的文章《拜自然为师》,知道了海岸线的长度是不确定的。


数学是“高冷”的,但谈老文理兼修,百科贯通,这就让他的趣味数学奇境迭出,异彩绽放,令人体悟到数学的无尽趣味和神奇美妙。


同学们,如果一个人在小学就开始怕数学了,那基本上“他的数学”就学完了。但,如果读读谈老的书,我想,他会爱上数学的。


05


同学们,我指导大家开展数学阅读,这是第一回。可是,指导同学们阅读数学,那是很早很早以前就开始了,应该是1988年。我专教数学之后,经常在《小学生数学报》上发表文章,和同学们分享学习数学的体会和诀窍。


《小学生数学报》,那真是一份好报纸!它是国内创刊最早的,指导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报纸;200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“全国首批八家质量免检教辅报纸”,2012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“国家一级报纸”。


打开《小学生数学报》,你会发现,数学学习远不只是在课堂里,更要走进广阔的社会大世界。同学们研究快递小哥送货中的路线安排,研究“滴滴打车”时平台车辆派单,研究中国高铁、研究城市智能交通中的数学……


《小学生数学报》针对低年级同学开发了“听故事学数学”系列产品,将数学故事通过音频形式展现,渗透数学,生动形象;针对中高年级学生开发的数学思维课程,运用视频、动画等多种方式,极大提高数学的趣味性和体验感,受到同学们和家长的普遍欢迎。


我一边读报,一边教学。我把报纸上介绍的好方法,用到教学中来,我的学生数学都学得非常非常的好。我一边教学,一边写稿。教学中,我和我的学生有了新体会、新方法,再写出来投稿。


《小学生数学报》既培育了我的学生,也培育了我学生的老师,所以,我深有感慨地说:“一张报育两代人!”


同学们如果要阅读《小学生数学报》,可以从邮局订阅,也可以从编辑部购买分年级的合订本。


06


《数学在哪里》丛书,由特级教师、正高级教师唐彩斌和数学科普专家、华中师范大学数学博士彭翕成联合主编,并组织来自全国各地的“数学阅读百人团”编写的。这套丛书共12册,同步各版本教材,一经出版就被列为教育部百种中小学教材延伸读物(2016)。


刘坚教授主编翻译的,《数学阅读》丛书由长春出版社出版,小学六个年级,每个年级有16本。最主要的特色是一本书就是一个情境,然后围绕数学的一个专题,如测量、小数、规律、立体图形等展开,让同学们在“悦读”中,不知不觉学数学。


欧阳维诚先生的《唐诗与数学》,我在《阅读数学,没读懂也有收获》一文中已经介绍过,他还有一本《寓言与数学》也非常之好。


李毓佩教授的《数学西游记》,刘薰宇先生的《原来数学可以这样学》,台湾编译的《汉声数学》,日本的《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数学》……将有专文介绍。


曹文轩先生曾说:“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图书丰富得泛滥的时代,市面上大量的图书是不值得看的。”我真心佩服他说这话的底气。


是的,小学数学读物不是少了,而是多了,但精品不多。法国思想家蒙田说:“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,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。”我想,后一种“无知”的根源有二:一是读后思考少,二是读错了书。


同学们,苏东坡有两句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我把“旧”改为“好”之后,送给你们。我为什么要改呢?不是当年的苏东坡说错了,而是我要借来送给同学们,那就需要改这个字了。因为,“旧书”不一定好。不过,同学们,“好书”一般是旧的。“旧书”与“好书”之间的关系基本可以画张图来表示——

“好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


同学们,选一本好书,阅而读之,悦而读之,点燃你的数学学习之火吧!











※  李烈校长“参事”的境界

  叶澜:读华应龙

  错不起的学生,对不了

※  错若化开,成长自来

※  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,真好!

※  心到功自成

※  听吴正宪老师《归一问题》有感

※  芬兰游学散记

※  阅兵中的数学故事

  华应龙再讲阅兵数学课  厚植爱国心

  数说战“疫”

  战疫一:数学阅读是会思想的游戏

  战疫二:阅读数学,没读懂也有收获

  战疫三:在停停走走中流连忘返
  战疫四:请打开生活这本书

  战疫五:带着数学思考去阅读

扫码关注

原创文章

欢迎留言申请转载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